《礼记·乐记》的基本思想
《礼记·乐记》成书于西汉,但其思想资料来源于先秦诸子言乐事者。或谓战国时期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;或谓汉代刘向、刘歆父子校先秦古籍所得。
《乐记》的基本思想:
1. 关于乐的起源与本质:《乐记》认为,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现情感的,情感来自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:“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人心之动,物使之然也。感于物而动,故形于声。”“乐者,音之所由生也,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。”《乐记》认为,外界事物的变化使人的感情产生各种变化,音乐则是这种感情变化的表露。这种感于外物而发的声音,并不就是“乐”。“声相应,故生变,变成方谓之音。比音而乐之,及干戚羽旄,谓之乐。”(《乐本》)这就是说,发出来的声音,要能按照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排列变化,形成高低抑扬、有节奏的音调,才能称之为乐。按照一定的音调歌唱、演奏,并举着干(盾牌)、戚(长柄斧)、羽(鸟羽毛)、旄(牛尾)跳舞,这就是乐。
按:远古时期,歌、舞、乐三位一体,因此,对乐的产生及本质的认识也就是对文学(主要是诗歌)的产生及本质的认识。这就是中国古典美学中著名的“物感说”。
2. 关于音乐与政治的关系,《乐记》强调音乐与政治、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。它认为:
“故治世之音安以乐,其政和;乱世之音怨以怒,其政乖;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 。声音之道,与政通矣。”
3. 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,《乐记》主张使音乐与治理朝政、端正社会风气、礼治、伦理教育等相配合,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。它认为:
“乐在宗庙之中,君臣上下同听之,则莫不和敬;在族长乡里之中,长幼同听之,则莫不和顺;在闺门之内,父子兄弟同听之,则莫不和亲。故乐者,审一以定和,比物以饰节,节奏合以成文,所以合和父子君臣,附亲万民也,是先王立乐之方也。”
“礼、乐、刑、政,其极一也,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。”
“是故先王之政乐也,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,将以教民平好恶,而返人道之正。”
4. 关于音乐的美感认识,《乐记》有比较深层的论述。它强调音乐给人们的愉悦感受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,它认为:
“夫乐者,乐也,人情之所不能免也。”
《礼记·乐记》节选
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人心之动,物使之然也。感于物而动,故形于声。声相应,故生变;变成方,谓之音;比音而乐之,及干戚羽旄,谓之乐。
乐者,音之所由生也;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。是故其哀心感者,其声噍以杀。其乐心感者,其声啴以缓。其喜心感者,其声发以散。其怒心感者,其声粗以厉。其敬心感者,其声直以廉。其爱心感者,其声和以柔。六者非性也,感于物而后动。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。故礼以道其志,乐以和其声,政以一其行,刑以防其奸。礼乐刑政,其极一也,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。
凡音者,生人心者也。情动于中,故形于声。声成文,谓之音。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,其政和。乱世之音怨以怒,其政乖。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声音之道,与政通矣。
兰大家教中心,兰州家教,兰州中考辅导班,兰州中考补习班,兰州中考数学补习班,兰州中考数学辅导班,兰州中考英语补习班,兰州中考英语辅导班,兰州中考物理补习班,兰州中考物理辅导班,兰州高考补习班,兰州高考辅导班,兰州高考数学补习班,兰州高考数学辅导班,兰州数学补习班,兰州数学辅导班,兰州物理补习班,兰州物理辅导班,兰州英语补习班,兰州英语辅导班,兰州补习班,兰州辅导班,兰州小班补习,兰州小班辅导,兰州1对1.兰州一对一,兰州作业辅导,兰州家庭作业辅导,兰州寒假作业辅导,兰州小学作业辅导,兰州初中作业辅导,联系电话:18919106578
|